由香港藝術發展局(藝發局)舉辦的「校園藝術大使計劃」已踏入第17年,歷年共委任超過18,000位來自本港中、小學及特殊學校學生為校園藝術大使。今年,超過1,150位來自約600間本地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學生獲委任為校園藝術大使,讓他們發揮藝術才華及潛能,實踐「活出藝術.積極分享」的精神。
以下是本校兩位校園藝術大使的分享及活動照片。
6B張曉晴
這次參與的「舞蹈與話劇」課程開拓了我的眼界,令我明白到舞蹈與話劇並不像我們所看的表演那麼簡單。
起初,我們以一些特別的舞蹈作為熱身。這種舞蹈並不像一般般的被舞步限制,而是我們感受身體。以自己的聽覺視覺觸覺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舞步,隨自己的節奏律動。
接着,我們前往了石硤尾的社區,了解了石硤尾的歷史。從零開始創作一個話劇,以我們對石硤尾的感覺制定題材。最終我們決定了以「香港昔日街道百態」作為題材。同心合力創作了一個話劇,當中以:舊式遊戲機舖、公園、樓梯下的士多、舊式戲院作為場景。
這個活動令我明白到藝術並不像我們所上的那麼遙遠,真正的藝術是融入在生活中的,是我們表達所想的一種方式。
6A 楊曉彤
這次我參與了「舞蹈x話劇」的課程。起初我對舞蹈與話劇的融合表示十分疑惑,經歷這次經驗之後讓我大開眼界。
過往我也曾經嘗試過參與話劇課程,但這次的體驗與我以往的經驗截然不同。這課程的話劇並非與我們平常觀看舞台劇一樣,利用對白來牽引觀眾進入故事當中,而是肢體動作、簡單的道具以及豐富的想像拼砌出獨一無二的故事。當中的舞蹈亦並非像平日一樣依照固有的舞步來展現出舞蹈,意思充分利用身體部份以及肢體的擺動,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動作。
這次的舞蹈及話劇均主張我們自主思考和創意,而並非受舞蹈及劇本所限。在短短的數小時內我們一同從編劇、排練到演出,展現獨一無二的表演。經過這次的體驗我提醒了我要更多去感受每件事物的存在,以及善用「五感」來感受藝術的美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